>党史学习教育 >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党员志愿者活动 >网上党支部 >践行价值观汇聚正能量
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抗日战争时期陈云论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更新时间:2013-08-16 06:33:01
 
 
    作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辉煌阶段的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先进性,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在日本大举进攻中国后,党适时地调整政策,倡导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举国上下的英勇反抗下,中华民族在近代以来第一次打败外国侵略者,取得了抗战的全面胜利。中国共产党不仅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而且通过抗日战争,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壮大。中国共产党能够取得这样的辉煌,是同我们党一贯重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分不开的。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长的陈云就写了许多文章来阐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这个重大问题。

  抗日战争时期,陈云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延安度过的。1937年陈云接到党中央的指示,调他到延安工作。在随后召开的党的十二月政治局会议上,中央决定改组中央书记处,不设总书记,由书记处实行集体领导。会议决定,由张闻天、毛泽东、王明、陈云、康生组成中央书记处。会议还决定,陈云接任中央组织部部长。从那时开始,陈云就开始了在中央组织部的学习、工作、生活。从1937年12月到1944年3月到西北财经办事处工作,他一直在中央组织部主持工作。而这一段时间,也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抗战防御阶段和抗战相持阶段。针对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的特殊国情和中国共产党员的现状,陈云发表了一系列文章来论述党的建设,和在特殊国情下怎样来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以完成民族解放的任务。

  一、保持党员的纯洁

  我们党在经历了十年内战,特别是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而被迫进行长征以后,党的力量被大大削弱。进入抗战时期,我们党只剩下了3万党员,有2万多人在部队和陕甘宁边区,国统区和敌占区总共才有几千党员。在这一时期,我们党不仅要面对日本侵略者,而且要面对不断同我们闹摩擦的国民党顽固派,形势十分严峻。相形之下,我们党的力量就明显不足了。这就要求我们党尽量发展党员,把我们党尽快地发展壮大起来。1938年3月15日,陈云领导并参与了中央起草的《关于大量发展党员的决议》。针对需要大量发展党员的客观环境,陈云仍然强调要保持共产党员的纯洁,以保持共产党的先锋队性质。他在1939年写的《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的文章中说:“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要成为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其重要条件之一,就是要保持党的成分的纯洁。什么人有资格加入党,是我党经常留心的问题。”〔1〕我们党现在新的党章第一条对什么人有资格可以入党的规定是:年满十八岁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党的决议和按期交纳党费的,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而在当时抗日战争的特殊环境下,主管组织工作的陈云仍然强调要重视党员的资格,他说:“不是每个积极参加抗日战争的人都可以成为党员的。要求加入共产党为党员,必须是承认党纲,并且愿意献身于解放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共产主义事业的分子。所以,我党吸收党员,只有依靠经常有系统地在群众中宣传共产主义及党的纲领,并从民族的、阶级的斗争中来细心地考察和选择他们之中的先进分子。”〔2〕同时他还强调:“党要成为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就必须经常有系统地注意调整自己党员的成分。中国共产党首先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因此,首先是加强优秀的工人成分。特别是抗战以来,我各大工业中心城市的沦陷,更加使中国工人阶级受着非常的灾难和损害。广大工人由在业到失业,由集中到分散,这就使党更加加重了吸收工人入党的任务。”〔3〕其次是党应该注意到贫苦的农民和知识分子成分。第三,党应该特别注意到女工和贫苦、革命的小资产阶级妇女、农妇和知识分子妇女的成分。但是,他最后强调一切党员必须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党坚决反对不保持党的成分的纯洁,不加强无产阶级的骨干,不以共产主义为根本目标,使党降为各阶级的“民族革命联盟”的观点,而牢固地确立一切党员都必须为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思想。只有首先保证了党员的纯洁才能为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这种正确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党坚持发展、巩固再发展相结合的方针,到党的七大召开时已经发展到了121万名党员,同时又保证了党员的质量,成为中国人民夺取抗战最后胜利、解放全中国的坚强核心。

  二、重视干部队伍建设

  陈云在抗日战争时期就注意到了干部工作的重要性。他说:“干部在党的组织中占重要地位。党看中干部的作用,认为没有坚强的干部队伍,我们党的事业就不能发展,就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因此,干部对于党的事业负有重大的责任,应该成为一般党员和群众的模范。”他还详细论述了干部政策,他说:“干部政策,拿俗话来讲,就是用人之道。为何要讲这个问题呢?因为同学们要到敌人占领的后方去工作,不单是当一个游击队员,而且要当干部,当领导者,而用人之道对领导者是非常重要的。”〔4〕他分了四个问题来解释:第一,了解人;第二,气量大;第三,用的好;第四,爱护人。通过这四个方面来详细的阐述了怎样做一个干部的问题。只有这样,我们的干部才能真正发挥领导带头作用,能够团结大多数人,能够看其主流,用其所长。中国共产党不仅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先锋队,因此,党的干部就要有大的气量,因为“社会上的人才不知有多少,许多人都不是共产党员。所以我们要有大的气量,善用各种人才。单枪匹马,革命到底是干不成功的”。尤其是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当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时,我们就更应该团结中华民族的大多数,来完成民族革命的任务。而在抗日战争初期,新开辟的革命根据地缺乏干部,并且已有干部以老干部为骨干。陈云针对当时的现状,他制定了挑选干部的四大标准:第一,忠实于无产阶级事业,忠实于党。第二,与群众有密切联系。第三,能独立决定工作方向并负起责任。第四,守纪律。总之,用干部的标准,概括起来有二:政治,能力。两者不能缺一,以政治为主。挑选干部的标准,同时使干部检查自己的标准。每个干部都应该进行自我检查,有错误就改,不足的就补。按照这一标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干部队伍发展到了20万人。对执行党的决议和政策,完成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任务发挥了重要的领导和带头作用。同时,陈云还非常重视干部队伍自身的经常性建设,他说:“许多干部现在只强调党要正确执行干部政策,而不注意用干部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1940年3月19日,陈云出席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的大会,为该校第五期毕业生讲了话,他的讲话题目是《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在这次讲话中,陈云更加明确地指出:“领导干部,领导机关必须成为严守纪律的模范。”“特别防范高级领导人破坏纪律的行为,如张国焘。”〔5〕“党员,尤其是党内的老干部、高级干部首先要努力地学习,成为学习的模范。因为你是老干部,因为你常常担负独当一面的领导工作,你就更有责任而且更有必要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6〕同时,提倡要大力培养中青年干部,同时要深刻认识到吸收知识分子干部的重要性。1940年,在延安新兵营作《关于干部问题》的讲话中指出:“要认识到知识分子干部的重要性,革命无知识分子不行,工农也须知识化。”〔7〕这样才能搞好新老干部的交替,并且始终保持共产党的朝气和先进性。正是这些重视干部队伍建设的思想指导着陈云的工作,在中央组织部的7年工作中培养出了一大批好干部,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干部基础,为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作了带头作用。

  三、学习是共产党员的责任

  陈云说:“学习是共产党员的责任。”在党的六中全会上,中央和毛泽东提出,把学习作为党员干部尤其是高级干部的一项任务。他说:“在实际上,我们过去还不曾把学习理论作为党员对党的应尽的责任。”“我们好多同志总以为只要一天到晚不停的工作,就算尽了我们对党的全部责任,这种想法是很不全面的。一天到晚工作而不读书,不把工作和学习联系起来,工作的意义就不完整,工作也不能得到不断改进。因为学习是做好工作的一个条件,而且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8〕陈云强调共产党员要不断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增强党性,还要学习历史、军事知识和文化,尤其要注意到实践中去学习。他在任中央组织部长时,他就要求中央组织部的同志每天都要坚持看点书,并且要展开讨论。在抗日根据地最困难的1941年和1942年,即使每天要开展大生产运动,他还是要求同志们每天坚持看书,不能放松了对理论的要求。通过学习,党员的理论水平获得了很大提高。1981年,邓小平讲过:“陈云同志建议,要提倡学习,主要是学习哲学,学习毛泽东同志的哲学著作,例如:《实践论》、《矛盾论》,还有《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等等。这个意见很好。我看应当搞学习运动,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和毛泽东同志的著作。”〔9〕同时,陈云还强调要到实践中去学习,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促进党的工作。党员,尤其是党内的老干部、高级干部首先要努力学习,成为学习的模范。他说这种质量上的提高远胜于数量上的发展,把这样的干部保存下来,到决战关头就是无敌的力量。共产党员要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就必须首先有先进的思想理论武装头脑。因此只有不断地进行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学习,才能为永远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奠定理论基础。

  四、加强群众工作,保持与群众的密切联系

  在全民族进行抗日战争时期,就更需要加强与群众的密切联系,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抗战的胜利。在《开展群众工作是目前地方工作的中心》一文中,陈云说:“要使抗战前进一步,要使我们党的工作前进一步,问题的根本,在于开展群众工作。这是目前地方工作的中心。”“党、政、军、民、学各种工作之健全,虽然都有他们各自的单独的工作,但是把党、政、军、民、学各种工作联系起来,使各方面工作都能进步,都能发展,都能健全,基本的环节就是开展群众工作。”〔10〕同时,他还强调说:“不发动群众,抗战就不能胜利。”这个道理大家已经懂得,但是对于怎样发动群众,许多党员还不是很清楚,“要使群众起来,必须改善群众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经验已经证明,哪个地方群众的生活改善了一些,群众就更加积极了,群众团体就更有组织了。如果哪个地方没有注意改善民生,或者虽有改善民生的法令,但实际上没有实现,群众就照旧起不来”。〔11〕所以要“把解决群众的切身问题;列入地方党部的经常议事日程”。群众的切身问题,不只是减租减息、废除苛捐杂税等事。还有许多日常的生活问题。所以,“党的区委、支部、小组的一项经常议事日程应该是研究本区、本乡、本村群众的切身问题。把区委和支部的注意力引向讨论和解决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引向当地的群众工作,是今天严重的任务”。〔12〕抗战期间,我们在根据地,政治上实行三三制政权,经济上实行减租减息,都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也就获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抗战时期,我们党能够开辟那么多的抗日根据地,获得源源不断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以致最后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从根本上说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获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这也是我们党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最根本的要求。 

  陈云作为党的第一代、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成员,他的许多思想和观点,是留给我们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他的光辉实践和伟大人格,是耸立在人民心中的丰碑和楷模。适值当前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之时,回忆陈云在抗日战争时期关于党员先进性的论述,对我们今天的教育活动是有借鉴意义的。


注释:

〔1〕〔2〕〔3〕〔4〕〔5〕〔6〕〔8〕〔10〕〔11〕〔12〕《陈云文选》(1926—1949),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64页、第66页、第67页、第44页、第129页、第122页、第129页、第96页、第100页、第101页。

〔9〕刘家栋:《陈云在延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87页。

〔7〕朱佳木:《陈云年谱》,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27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