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 >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党员志愿者活动 >网上党支部 >践行价值观汇聚正能量
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借它山之石 促伊川发展

更新时间:2015-10-14 11:14:25
 

伊川县直党委书记  范慧娟

 

根据组织安排,我于92026日,参加了市直工委组织的党务干部深圳解放思想促发展专题培训班。利用一周的时间,重点学习了《深圳产业转移经验借鉴》、《金球化的世界与中国》、《洛阳产业发展状况分析》等课程,实地考察了蛇口工业区、前海自贸区、光启研究院、华强北电子市场等,收获大量知识信息,思想受到很大的冲击,同时引发了我对洛深合作、洛阳发展,特别是伊川发展的思考。下面,我就自己的所感所思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对深圳发展的感受和体会

深圳经济特区于19808月正式成立,经过35年的发展,深圳已成为有一定影响力的国际化城市,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享有设计之都钢琴之城创客之城等美誉。截至2014年底,深圳市常住非户籍人口为745.68万人,户籍人口为332.21万人;全市生产总值(GDP)达16001.98亿元,增长8.8%;全市人均GDP达到14.95万元,居内地副省级以上城市首位;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2082.44亿元,增长20.3%

深圳发展如此之快的奥秘在哪里?通过这次实地学习,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锐意的改革精神。特区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敢于勇闯禁区、突破盲区、攻克难区。比如,深圳第一次拍卖土地使用权;发行了新中国第一张股票;率先引进外资、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率先推行招聘录用、竞争上岗、合同用工;率先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又比如,1987年颁布了《关于鼓励科技人员兴办民间科技企业的暂行规定》,率先允许科技人员用专利等知识产权入股,成为中国民营科技企业的出生证2005年,深圳提出要特别能改革,在国内率先出台《改革创新促进条例》,为改革本身立法;2013年,深圳启动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营业执照不再记载经营范围,企业也不需要年检,实行公司注册资本认缴登记,仅2014年一年就有超过20万家企业在深圳落户。通过不断的创新改革,推动了深圳的经济继续向纵深发展。

(二)超前的产业意识。始终坚持产业第一,把产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放在第一位,突出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高度重视现代服务业。深圳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2008年第三产业比重超过50%,到2014年已达到57.3%。在第三产业中,突出发展金融、信息、软件批发零售等高成长性现代服务业。二是积极培育高技术产业。深圳在做好服装、钟表、黄金珠宝加工等传统业品牌优势提升的同时,着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2014年,全市国家高新技企业4742家,规模达到1.88万亿元,产业增加值超过5000亿元。三是注重发展中小型企业。深圳积极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华为在注册成立之初,注册资金仅有2万元,如今在财富世界500强排名228位,2014年收入2870亿元,净利润达339亿元。如今,在深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中小企业占50%,民营企业占到95%

  (三)超前的科技意识。深圳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非有很大优势,比如没有好的大学、基础研究队伍几乎为零、运行成本高等,但是政府发挥了巨大推动作用。一是引进人才。深圳制定了《人才安居办法》,从2015年起,对到深圳发展的高等院校毕业生、归国留学人员提供6000—12000元的租房补贴,吸引更多的高技术人才到深圳就业、创业,为深圳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才保障。二是搭建平台。深圳从2012年开始启动社会组织改革,积极推动民办非企业科研类机构的发展,已建立中国科学院先进技术研究院、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华大基因研究院等各类研究机构50多家,搭建了科技研发、人才集聚的平台。三是多方扶持。1999年,深圳市政府出资5亿元人民币,牵头成立了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拉动社会资金,为中小企业、自主创新高新技术制造业和新兴产业企业、初创期和成长期及转型升级企业提供金融支持。如今,已投资金额逾90亿元,投资企业近400家。

(四)强烈的危机意识。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实验区,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深圳始终保持着强烈的危机意识。在产业发展方面,深圳准确把握新型产业发展趋势,从2008年到2011年,先后编制了《生物产业振兴发展规划》《互联网产业振兴发展规划》《新能源产业振兴发展规划》《新材料产业振兴发展规划》《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振兴发展规划》等一系列产业规划,为深圳后续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深圳考虑到土地和空间、能源和水资源、人口负载、环境承载等方面的制约,积极转变发展模式,提出加快建设前海特区,主要发展金融、信息服务、现代物流、科技及专业服务等产业,同时,不断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持续对金融、政策、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加快企业进驻,争取到2020年将前海打造成为特区中的特区、未来中国的曼哈顿

    二、对加快伊川发展的思考

近年来,伊川在产业提升、转型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特别是,去年全县编制完成了十大产业发展规划,为伊川未来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但与深圳相比,伊川在思想上还存在开放程度不足、创新创业精神不够等差距;在产业发展上还存在传统优势产业增长与盈利能力双双下滑,战略性新兴产业总量小,生产性服务业支撑能力弱,产业布局和园区平台载体发展不完善等问题;在经济发展动力上还存在资本、科技、制度创新等短板。为此,我们要认真学习借鉴深圳经验,抓住机遇,加快伊川发展。

(一)坚持解放思想,支持创业创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伊川处于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关键阶段,以改革强动力、以创新激活力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伊川中小企业总量少、规模小、效益低,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突出;科研机构社会化程度低,科研市场化激励不足,科研成果转化水平不高;体制机制改革滞后,观念还不够开放,激励机制缺位,服务意识不足。我们必须积极借鉴深圳经验,进一步解放思想,发扬敢拼敢闯敢干精神,深化国企事业单位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增强发展活力;必须重视中小企业的培育和扶持,健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法规,设立专项扶持资金,促进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必须积极为企业创造融资条件,落实国家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一系列扶持政策,创新信贷担保方式,建多层次,多元化的信贷担保体系,拓展融资新渠道;必须加快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运用互联网+”等经济运行新模式,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后劲。

    (二)抢抓发展机遇,承接产业转移。全球第三次产业转移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欧美日以及亚洲四小龙逐步将劳动密集型及部分低技术型产业转向中国东部沿海,带动了沿海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正在掀起新一轮的产业转移,此次转移的企业不仅有传统劳动密集型加工组装产业,而且有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不仅为了降低经营成本,而且也为了开拓市场;不仅有国有企业,而且有民营企业和三资企业,民营企业是此次产业转移的主力军,占到70%。经过此轮产业转移,今后将形成接单服务内地加工内外市场制造服务模式。这一轮新的产业转移,为伊川转型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特别是当前伊川凭借交通、资源、市场和产业基础等方面的优势,成为洛深合作的重要县区,更为伊川承接深圳周边地区产业转移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伊川要积极抢抓产业转移新机遇,借助洛深合作这个大好平台,深入与深圳等东南沿海城市进行沟通对接,再筛选一批准备转移的项目和企业,争取落户到伊川来建设,实现伊川电子信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发展的新突破。

(三)持续优化环境,增强发展引力。改革开放只所以在深圳取得成功,取决于广东的岭南文化,就是重商、亲商、敬商,人人能经营、敢经营、敢创新的商业文化,和政府敢于在改革中创新观念、创新服务。借鉴深圳政府的服务创新,政府要在优化服务环境、促进企业发展上下功夫。一是兑现优惠政策,推进政府行为的规范化、法制化;二是简政放权,服务中小企业,简化程序,提高效率,真正建立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的高效审批体制,倾力打造服务型政府;三是积极培育市场,政府应该因势利导,在培育市场上发挥好作用,破解目前经济结构转型升级问题,引导帮助企业依托互联网新技术,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与传统专业市场联动发展;四是采取各种手段解决用工和人才引进问题。积极引导本地中职学校,为企业培养专业学生,在招商引资时,提前对企业未来产业工人需求进行摸底调查,实行校企联合制定培养计划,帮助企业提前培训人才,帮助企业改善务工人员的就业环境,帮助解决外来技术人员、务工人员的居住困难情况、子女就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