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晒家风 说说家规 >开展活动集锦 >共产党员志愿者风采
晒晒家风 说说家规

家风的准则

更新时间:2016-04-15 15:26:04
 

 

洛阳市环境保护局    王静元

2014年中央电视台曾经推出了一档“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栏目,很多人参与了这个节目,有人说自己的家风是:认认真真做事,老老实实做人;有人说:艰苦奋斗,努力向上;还有人说:最重要的家风就是要家庭和睦;荒年饿不死手艺人;孝顺,为人正直;做人要厚道;屋宽不如人宽;以和为贵。。。。。。我记忆最深的是黄石民间交响乐团团长陆卫先老先生的话:每个人的家风,看起来有,但是又看不见摸不着,到底是什么东西,它就是一个传承的过程。

对呀,家风,简单的讲,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现代传承,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灿烂文化所孕育的许多优良的传统;家风是我们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于是我就开始了思考,我的家风是什么,我从小耳濡目染,父母言传身教带给我的是什么?

那年我五岁,跟弟弟和邻家小姐妹一起玩过家家,家门口的麦子长得特别好,我们灵机一动,就把将近一米高的麦子都摁倒,做了一个美美的床,在“床上”躺着晒着太阳,聊着天,别提多惬意,但好景不长,没一会儿就被父亲发现了,一把把我掂起来,狠狠的打了我一顿,那是有生以来父亲第一次打我,也是唯一的一次。那时候不明白,上小学的时候甚至学过一篇文章说冬天的小麦苗踩了之后还能帮助它们更茁壮的成长,还是问了母亲才知道,我把麦子摁倒的时候已经是初夏,麦子都抽了穗,摁倒之后便不会再长回来,就意味着麦子在马上就可以收获的时候我毁掉了它。虽然父亲在打了我之后也没说过什么,但从此以后,我就深深的记住了他教给我的东西:要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

随着年纪的增长,我到了小学三年级,一天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吃晚饭,那时候家里不富裕,饭桌上只有一盘菜,而我有些挑食,不顾父母和年幼的弟弟,把菜盘拉到离自己最近的位置,并在里边翻来翻去,爸爸看到后,我又挨训了,并且被赶下饭桌,自己到厨房吃饭。那顿饭我是和着眼泪吃完的,觉得父亲对我太严厉,觉得很委屈。后来经过母亲的劝解,我才知道父亲的用心:餐桌上的用餐礼仪是我需要学习的,作为一个女孩子懂礼貌、讲礼仪是非常重要的,这体现了一个人的基本素养;不管何时,都不要只顾自己,也要多顾及周围人的感受。

不止父亲教了我很多,母亲也一直用她的行动在感染着我。父亲经常外出,家中里外全靠母亲操持。那时还没有液化气,更不用说天然气,家里也没有用柴火的条件,做饭只能用煤球,而煤球也不像现在的可以直接买到成品,而是自己要买煤,再找师傅,按比例和土,用特定的工具做出来,还不能在下雨天的时候做,因为做好型之后还要晾晒几天,凝固成型之后才能拿回屋里堆放好以备使用。不巧的是家里煤球马上用完了,而离父亲回来还要一段时间,一家三口过几天不能饿肚子呀!还好家里还剩有一些煤粉,母亲决定带着我和弟弟自己动手,于是一个女人和两个孩童找土,加水和,没有工具,就自己拿手做一个圆柱,拿粗细差不多的木棍捅上若干个孔,于是自制的蜂窝煤球就好了。做了整整一下午,天黑了也没做出几个,而从来没做过这么繁重体力活的我们都累的不行,母亲接着还又拖着疲惫的身体去做晚饭。虽然很累,但弟弟和我还觉得很有趣,浑身黑乎乎的也不在意,看着那几个歪歪扭扭的煤球还很有成就感。等我懂事了,回想起来,觉得母亲是如此坚强,遇到困难不埋怨、不退缩,迎难而上,而当时弟弟我俩兴冲冲的帮忙也是在母亲长期润物无声的影响下不知不觉的已经变得坚强,把战胜困难当成了特殊游戏。

一天天一年年,父母对我的影响很多很多,普通人的一生都是一些平凡的小事,但就是在这些小事中我学到了——任何公共场合不要喧哗;自觉排队不插队;单位里多干些活,不要太计较;做事要认真,对得起自己拿的工资;帮助他人;生活上要勤俭……我想这些都可以说是我的家风,就是这样不知不觉的传承。

恰逢副省长、市委书记李亚提出了 “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持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真正让好家风蔚然成风,引领带动向善向上的社风民风”的指示精神,我认为,人人都需要做该精神的宣传者、倡导者和践行者,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递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