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晒家风 说说家规 >开展活动集锦 >共产党员志愿者风采
晒晒家风 说说家规

家风的真谛

更新时间:2016-04-19 15:55:51
 

地税局 李晨曦

请问,你家的家风是什么?

毛泽东主席之孙毛新宇说,毛家的人不经商、不赚钱。从我母亲到我这一代,都是靠工资生活。“低调做人、清廉是毛家的家风”。

周恩来的侄女周秉德女士说,伯父要求我们要和全国老百姓一样过简朴日子。我们周家兄妹都是普通老百姓,没有人当大官,没有人经商挣大钱,没有小车子、大宅子。“踏踏实实地本分做人是我们周家的家风。”

前一阵,中央电视台做了一个关于家风的调查,大家都有自己的家风,有很多“吃亏是福,乐学苦干,百善孝为先,老老实实做人,本本分分做事,顶天立地体善良,自立自强不忘本……”。这些都是家风中的美好的东西,也在每一个家庭中都有体现。

那么我的家风到底是什么呢?我有一些疑惑,作为80后的我,如果让我回答这个问题,在这瞬间,残存的关于家风的记忆碎片,不要说活学活用了,就连拼凑成“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都很难,也只能在脑海里浮现出家人的一些叮嘱“见人要问好,要讲信用,勤恳工作,不要偷懒……”。我开始回想我的生活,发现我的家风虽然没有文字表现的那么直接鲜明,但是当我回过头来看它时,发现原来它一直潜藏在我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接下来请跟随我的视野来看一看,我的家风到底是什么吧!

“百善孝为先”,在我的记忆里父母都是非常孝顺的人,爷爷奶奶身体一直不好,叔伯们又比较忙,父母就主动承担起照顾老人的工作。那时候,父母每天白天要上班,下了班还要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和年幼的我上学生活。不管是给老人吃饭,喂药,还是老人换衣服、洗澡,都耐心细致,既出大力,又小心翼翼。为了能全心全意的照顾老人,母亲主动申请了提前退休,陪着老人聊天、散步,无微不至的照顾,让爷爷奶奶舒心的走完了最后一程。所有的一举一动都带动着我,他们的举措让我从幼小的心里就学会了如何孝敬老人。现在,我不管身在何处,每天都要给爸妈打个电话,问问他们在做什么,听听他们的唠叨。因为,孝顺是我的家风。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在我咿咿呀呀学语的时候,姥姥姥爷就开始教我背这首古诗。老人家常说,“勤俭是咱们的传家宝,一粒米、一尺布、一分钱,咱们都要用得巧,用在刀刃上”。姥姥的衣服总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老人家爱早起,可不管傍晚晨起阴天下雨都是不开灯的,姥姥总说又吃不到鼻子里,不要浪费电。姥姥腿不好,听妈妈说,姥姥年轻的时候上班,为了省5分钱的公交钱,总是走上好几站路才坐车。现在条件好了,姥姥依然保持着以前的生活习惯,勤俭之风也感染着妈妈、感染着我,外出只要不远就不坐车,只靠自己的双腿达到目的地。发了工资,不与他人比吃穿,大肆购买什么东西,而是存起来规划。因为,节俭是我的家风。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生之计在于勤”。父母这一代人,年轻的时候上山下乡积极劳动,上班了也是用自己的双手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工作,每年都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下班回家,顾不上白天的辛苦劳累,洗衣做饭,收拾家务。现在退休在家也是闲不住,经常帮助亲戚朋友做这做那。父母常说:“自己动手心里安”。受父母的耳濡目染,我也渐渐在勤劳里,收获丰衣,收获足食,收获“锅里有米灶边有柴”的安全感,收获自我价值实现的自豪感。因为,勤劳是我的家风。

有人说:家风是一座山,值得我们永远的仰视。家风是一条河,流过广阔的时间考验,却依旧清澈。家风是一段记忆,融入我们的骨髓,伴随我们的一生。其实,家风就是妈妈做给我们的一道菜,一直在吃,却从没细细品味。但多年之后,这个味道我们会一直记得。我想,这就是家风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