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晒家风 说说家规 >开展活动集锦 >共产党员志愿者风采
晒晒家风 说说家规

我的家史我的家

更新时间:2016-04-28 17:25:03
 

中共洛阳市人防工程管理处人民东路管理中心党支部  张健

 

我的家并不温馨,从小记忆中就是主次分明、长幼有序、言行守矩的,根源应该就是我家是个三代军人出身的家庭(三代之前不可考),爷爷的父亲从山东来到河南,在洛阳市下辖的洛宁县安家,从爷爷开始家里填写“祖籍”就是河南洛宁县。

我的爷爷张文申,生于1905年,年轻时一直在家务农,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后才投身革命,大概是在1944-1945年左右,在1948年洛南县的一场解放战斗中,当时身为洛南县三区区干队某排排长的爷爷光荣牺牲,时年43岁,留下了不到40岁的奶奶、6岁的我父亲和仅有3岁的我姑姑。

爷爷的骨灰后来安置于洛宁县烈士陵园,从我记事时起,我父亲就会每年清明节回去拜祭,我也跟随回去过几次,直到2014年因为考虑到我父亲年事已高,拜祭实在不便,才将其迁入洛阳市烈士陵园内。

小时候我曾经问过父亲,爷爷是个怎样的人,他说很多事都记不清了,只记得爷爷在最后一次回家探望他们的时候对他说,他是男孩儿,以后一定要撑起一个家来,穷死不能偷,饿死不能骗,一定要凭自己的力气干活,凭自己的本事吃饭。

父亲始终牢记爷爷的教导,即使是在爷爷牺牲、奶奶抛弃儿女远嫁的时候之后,也没有做过给爷爷丢脸的事,干活舍得下力气,从来不偷懒耍滑,领着年幼的我姑姑相依为命,生活得非常困苦,幸好当时的社会对于烈士还是很崇敬的,也有一定的优惠政策,父亲给生产队放牛,挣工分养活自己和妹妹,直到10岁才有机会入学,并坚持读完了高中课程。

父亲20岁那年,正是自然灾害的尾声,1962年,因为没有什么东西吃,公社和生产队看父亲和姑姑生活得实在太艰难了,就为17岁的姑姑找了个对象让她出嫁,又给父亲特批了一个入伍指标,于是父亲离乡背井,奔赴离家千里之外的东北最北端,漠河附近的某部当兵。在东北的农场里白天还好说,夜里是冻得鼻涕都能结冰,父亲和战友们在冰上巡逻,时常会遇到各种危险情况,他因为从小营养不良、身体虚弱,陆续得过肺结核、丙肝、胃溃疡,后来被调入条件相对较好的四川万县某部,成为一名海军战士,陆续从事人事、后勤等多方面的工作,后转业到原洛阳市海军船舶第七研究院第725研究所。

父亲在单位从事后勤工作,始终勤恳公正,他对我说,他的生活准则就是“老实做人,踏实做事”,即使后来被委以重任,负责单位住房分配及调整工作长达17年,我们家也没有沾到半点光,反而在这17年中从来没有住过新房,都是每次所有同资格同分数的人都挑选完之后,父亲才挑选,我不知抱怨过多少次,甚至有时候恨他没有让我们住上新房子,我就记得自己家的窗户连风钩都缺好几个,纱窗也是破的,插销都没有,都是父亲自己一点一滴修理好的,从来不向公家伸手。

因为自身站得正,做得明,父亲在单位尽管职务不高,但是威信极高,在同年兵的联谊会中担任过秘书长,同事之间发生矛盾和摩擦,都会跑来找父亲去调停。谁觉得房子分配不公,也会来跟父亲诉苦、哭闹甚至纠缠,但到最后都被父亲耐心说服,真诚感动,而且看到我家的居住情况,他们也都哑口无言,这时我才体会到父亲的用意,也慢慢理解了他的工作态度和生活准则。

父亲不但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态度严谨,对我和妹妹也是严格要求,我17岁当兵到姨妈和姨父身边工作,作为军区干部部长的姨父想保送我到军医大学深造父亲却坚持要我凭自己的本事去考,毕业后本来可以毫不费力回洛阳工作,他却专门写信给姨父,要我服从分配去海岛部队,在那里一呆就是6年,直到父亲因病重要手术(当时医生判断失误,打开之后才确定不是癌症),姨父才强行把我调回洛阳某部照顾家人,再3年后转业。

我转业后在洛阳市人防工程管理处某人防地下商场当科长,后经过竞聘担任处办公室主任,又陆续历任协理员、管理中心副主任、主任、支部书记等职,至今到地方上工作已有16年,父亲也早已退休,但他从未放松对我的教育和要求,无论我任何职时,都提醒我要戒骄戒躁、廉洁奉公,用他的话说就是“老实做人,踏实做事,不占公家便宜,不愧对自己的良心,才能吃得下睡得着”。这样朴素的准则和要求并不高,但是要想始终如一、长长久久地做到,也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我印象最深的是因前夫有外遇而刚刚离婚的时候,我带着女儿回到娘家生活,父亲又刚刚突发脑溢血住院抢救,母亲是有先天心脏病的根本不能干活,我白天要正常上班,接送女儿上学,晚上就要到医院陪护,在一张躺椅上缩着身子休息,根本无法入睡,随时都会惊醒,有时候回家路上等红绿灯的时候都会打瞌睡差点摔跤。那段时间太苦了,我几乎丧失了生活的勇气,对工作更是无心也无力。

而最终让我鼓起生活勇气的还是父亲,这个刚刚从昏迷中苏醒的老人,他刚能含糊不清地开口说话,就催促我正常上班;晚上陪护时他宁可自己用仅能活动的一只手去拿便壶,也不舍得叫醒打盹的我;我单位领导来探望他,要强的他不肯躺下失礼,硬是用枕头和被子垫着也要坐起来,向领导们表示不会耽误我的工作……看到风烛残年的父亲,用他那双我小时候揍我毫不留情的手,如今却连一只汤勺都无法拿起,我哭了,很愧疚,他的坚强和毅力,对当时消沉绝望的我是最大的警醒和榜样,我不能再让他们担心了。

于是我强迫自己坚强起来,走出低谷,直面挫折和困境,在单位领导照顾我、让我兼顾家庭的同时,我尽量按时上班,认真完成工作任务,细心照顾父亲进行康复治疗和训练,陪他练习走路和吃饭,在业余时间我还发挥所长,兼职写作,我所创作的描述部队女兵生活的长篇小说被深圳朱贵彩编辑部推荐给北京军事译文出版社选中,于2011年出版,之后又陆陆续续有创作面世。

现在,我重新拥有了自己幸福的家庭,爱人是一名尽职尽责的优秀法官,父亲的病情也得到了缓解和恢复,能够自己走路、吃饭、说话越来越清楚,女儿也即将小升初,而我自己也成为单位的支部书记。

我时刻牢记父亲的教诲,这也是我们这三代军人之家的家训,“老实做人,踏实做事,不占公家便宜,不愧对自己的良心,才能吃得下睡得着”,我要沿着先辈前进的道路,坚定自己作为共产党员和基层党务工作者的信念,永保军人本色,秉承先烈传统,将自己的家风发扬光大,为构建和谐社会和伟大“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