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晒家风 说说家规 >开展活动集锦 >共产党员志愿者风采
晒晒家风 说说家规

家风——我的精神财富

更新时间:2016-05-06 19:05:57
 

市委常委办 王文海
  家风是什么?家风是寄托传统、盛放亲情的陈年家私,是家庭文化源流的朴素沉淀、先辈行为处世的智慧结晶,更是教育引导后辈完善人格、提升道德品行的精神财富。好的家风需要一个家庭、一代人乃至数代人的日积月累和一定的文化沉淀才能形成。好的家风,教给子女的是优良的品质,传给后代的是精神力量。有家风的熏陶,有家训的指引,有

家规的约束,在人生的路上我们才会风雨无阻,充满力量。

  纵观历史古今,不少达官显贵都非常重视家风家教,也有不少人在优良家风的熏陶下成就了光辉人生。东汉末年一代名相诸葛亮,尽管位高爵显,对孩子的培养教育却极为严格,尤其是赠与孩子的《诫子书》,短短86字,对孩子修身养性、品行塑造、行为准则等方面进行了精辟的概括,开创了家教训导之先声。在良好的家风引导下,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孙子诸葛尚都成为了蜀汉一代贤臣,最终成就了诸葛一门忠烈,名垂千秋。北宋时期的政治家、历史学家司马光虽位高权重,但他严于教子,告诫其子:俭以立名,侈以自败。并留下了传诵至今的《训俭示康》。当代的习仲勋、焦裕禄等党的好干部也都一直要求子女要脚踏实地、勤俭节约、自立自强,任何时候都不要搞特殊化等家风要求,教育引导子女不断走向优秀。

  家风的形成,无关家庭贫富,无关父母学历,所关涉的乃是父母的德行素养。一个知识分子,可能在教育孩子方面差强人意;一对文盲父母,却可能培育出良善品德的孩子。家风其实不复杂,也并不深奥。家风有时就是一番谈话、一个举动、一种习惯,也许尽管不是哲理名言、榜样楷模,但它却是为人处事的道理,是多少父辈们传承下来的智慧结晶和精神财富。

    我出生在一个山区普通农民家庭,尽管我的父母没有很高的文化程度,但是他们懂得做人的道理,从小就经常对我们姐弟说:“做人做事要诚实,要尊敬长辈、孝敬老人;要助人为乐、舍得吃亏;要节俭朴素、学会吃苦;不要出去招风惹事,不能拿别人家的东西、不能贪图小便宜……等等”。尽管都是一些普普通通的话和一些习以为常的行为,却在我的心灵深处刻上了深深的烙印,使得我一直遵照父母的教诲,认真地践行着做人做事的准则,从不敢有半点懈怠。

    还记得我6岁那年,妈妈带我去城里姨妈家走亲戚,在那里我看到了我渴望已久的玩具小汽车,我要了好多次我父母也没给我买。在姨妈家的大半天里,我一直都爱不释手地玩,最后离开的时候我趁人家不注意把玩具装进我们的包里带走了。回家之后被父母发现,遭到了母亲的严厉呵斥,告诫我做人必须要诚实,不经过允许私自拿别人东西就是小偷,将来要住劳改的。最后看我实在舍不得就托人给亲戚家带去了几块钱,并替我致了歉意。还有一次,我雨天去上学时带了一把不太好用的伞,回家的途中伞被风刮坏了,遭到了伙伴的嘲笑。回到家中我赌气把雨伞往地上一摔,嚷道这是什么破东西。那次父亲第一次打了我,最后把我拉到屋里告诉我不能随便使小性子,更不能随便摔坏东西,因为每件东西都来自不易,要学会爱惜东西,节俭生活。父母在邻里周边孝敬老人也是出了名的。他们经常讲,我们都是人生父母含辛茹苦带大的,每个人都有老的那一天。只有以孝为先,才对的起良心、对得起父母养育之恩,才能给后辈们树立好的榜样。每次爸爸外出带回来好吃的,总是要分一半给爷爷奶奶。在爷爷生病的日子里,父母坚持每天陪护,从不和叔、伯计较得失。爷爷临终前把他仅存的三块银元悄悄给了我们家,父母最终还是当着爷爷的面把这几个银元和兄弟们平分了,用实际行动为我们诠释了什么是以孝为先,什么是光明磊落。此举动得到了到了左邻右舍交口称赞。这样点点滴滴的故事还有很多,这些言行都在潜移默化中引导着我人生的航向,规范着我我做人做事的原则。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每当我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都会想起爸爸妈妈的嘱托,一种自信和力量就会油然而生,也让我真切感受到了他们留给我的这笔精神财富是多么的弥足珍贵,足够我珍惜一生、享用一生。

 现在我也结婚有了孩子,我和妻子达成了默契,一定要做好家风的传承,我们时常用父亲和母亲教育我的话教育孩子,虽然孩子还小,听不大懂,但是我相信,总有一天她会懂,她会和我一样感受到家教的力量,用传承的家风来为人处事,做最好的自己。

   身披一袭灿烂,心系一份执着,用好的家风引导人生航向,必将踏出一路风光,成就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