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统战部 聂旭光
“像我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出门都害怕摸丢!更别说卖几斤鸡蛋帐都会算错,不读书就是个废物!”当我少年淘气时,奶奶常常用自嘲的口吻教育我好好读书。
“我的箱子里有好多好东西,你只要好好念书,等你长大了都给你!”每当我拿着学校的奖状呈给奶奶看时,奶奶乐呵呵地总会从乌油油的板箱中摸出个芳香四溢的大红苹果偷偷塞给我,然后哐啷一声甜蜜也锁在了记忆深处。为了板箱中“好东西”我会努力好一段时间。
时光流逝,我也渐渐长大。每次寒暑假奶奶都会不经意间从箱子中寻几本书让我来翻看打发枯寂的时光。1995年看到翦伯赞主编的《中国史纲要》后改变了我的学习兴趣——毅然由理科改学文科。“来来来给你个好东西戴上!”当我考上大学时奶奶佝偻着腰从板箱中翻腾好一会用战战巍巍的双手从红绸布里一层层的剥出个光芒四射鲜艳的毛主席像章和一套发黄的毛泽东选集。以后才知道那是1950年的第一版毛泽东选集顿时热泪模糊了双眼,每当心情郁闷时打开发黄的书籍闻着淡淡地书香便陶醉其中领略伟人的世界瞬间忘记世间的烦恼。
参加工作后,奶奶乌黑黑的板箱依然稳稳地放在她得床头,依旧是我心向往之的神秘地方,只是钥匙一直保管在奶奶的口袋里。当得知我的妻子是高中教师时,奶奶乐的笑开了花,并夸赞说“你媳妇是咱家妇女里文化水平最高的人破天荒啊!”奶奶出生于民国初年,由于家贫没有能力读书,除了会写自己名字外其它的字认识不了几个,但是爱护书籍她为我们一家做出了榜样。
爷爷念过私塾在那个时代也算村中的“秀才”,特别是过春节时他的价值充分发挥,一过腊月二十三家中求春联者摩肩接踵,一次爷爷不小心把墨汁抹到脸上全然不觉,别人戏称黑脸包公闹得哄堂大笑。在1937年非常困难时爷爷曾拿10斤鸡蛋换回一套四书,在村中还曾传为笑谈。“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爷爷常常挂在嘴边。当爷爷躺在病床上滚瓜烂熟地背诵《三字经》《百家姓》和《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时我才知道什么是真正地读书入脑入心。“在旧社会没文化常常受人欺负,书像药一样,读书可以医治我们的愚蠢。”爷爷临终总结道。
“多念书少贪玩,学问往上看,衣食往下看,把读书变成习惯变成爱好”玩在兴致上时只觉得是爷爷絮叨而今细想很有几分道理。
在爷爷奶奶的言传身教下,爸爸也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县高中。不幸的是赶上文化大革命,爸爸成为老三届毕业生。没考过大学一直是他心中的痛。但爱护书籍崇尚读书一直没变。每当妈妈处理家中废旧物品时总得爸爸先过目,尽管年届古稀,但爸爸使用过的1970年代农业技术书籍依旧整齐干净的摆放在书架上。
现在家里虽然有了电脑、电视、手机,但我和妻子依然喜欢在晚饭后手捧书卷默默品读,享受静谧的夜晚,聆听月光下的蛙声一片。。。耳濡目染下儿子也渐渐喜欢上了读书。尽管儿子对家中电视只有中央一套和七套的节目耿耿于怀。妈妈就顺势开导儿子“电视频道越多孩子学习成绩得分越少,谁得一张奖状,奶奶就奖励100元!”这时儿子就会兴奋起来。妈妈言出必行,年关兑现诺言时,我和妻赶紧给妈妈连使眼色都不行。妈妈常说“在读书向善上咱毫不吝啬!”在这样的氛围下虽有不妥之处我想也是对读书最好的礼赞。
如今奶奶已逝,打开尘封的乌黑的板箱,心里沉甸甸地既惊喜又惆怅。当我翻看着1943和1959年的中国地图时几乎哭出声来。拿着1970年代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残缺不全的昭明《文选》《古文观止》以及文化大革命期间很多发黄的资料,我在想这或许称得上家庭的文物,透过这些书看到了真实的历史,也许要用一生才能读懂,或许一生也读不完。。。
上一篇:美丽的传承下一篇:弘扬传统美德 传承良好家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