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委办公室 教晓峰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良好的家风、家训,伴随我们健康成长、一路前行。
“孝道、善良、节俭、严谨”的家风使我懂得了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的道理。其中,父亲在阅读求知方面极其“严谨”的要求,伴随我30多个春夏秋冬,让我从懵懂无知走向成熟,一步步在人生的阶梯上踏上脚印,成为我成长的基石。
刚出部队走进行政机关,无论工作还是人脉,几乎都是零基础。新的环境,在大家都不“认识”你的情况下,如何给自己找准定位,怎样才能尽快上路,有所担当?就在难以找到自我的时候,父亲曾与我有一次长谈。他说:人啊,必须要有棱角,要有个性;在一个单位不追求样样优秀,但必须有一两项出类拔萃。没有仙女般的容貌,但我有魔鬼般的身材;没有发动机的马力,但我是一颗不可缺少又无人替代的螺丝钉。所以,只要找到了自己的发光点,人生就成功了一半儿。他还说,你进了党政机关,应该在文字工作方面多下功夫,做出成效来。这段话我记忆犹新,终生受益。
父亲对写文章有一套自己的“理论”――悟性、积累和模仿。
记得读小学五年级的一天,父亲检查我的作文,很不满意,说是文不对题,便帮我分析了题意之后,要求从头再来,我当然很不乐意。就在这时,两个好同学跑到家里玩,我更加心不在焉。父亲很是生气,便伸手拍我一巴掌,这是从我记事起父亲第一次打我。对这件事记忆犹新,不是记恨父亲,而是他说的“一等人不用教,二等人用言教,三等人用棍教”这句话一直在激励我成长。尤其在市委办公室工作这些年,我体会到,一项任务、一个材料,如果没有良好的悟性,是做不出一个精品的。这些年来,我从事的工作也有“挨板子”的时候,但我不会气馁。在父亲那一巴掌的教训下,我逐步总结出提高悟性的五点体会: 一是学会全面、客观地看问题,防止片面性和主观随意性;二是学会辩证地看问题,纠正和防止“非此即彼”;三是增强工作的预见性,防止措手不及;四是看问题要深刻,防止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五是注重对实际问题的理性思考,防止就事论事。
转业到市委办公室以来,我有时会把工作带回家熬夜完成。一次,夜深了,当父亲得知我掌握的素材不足,工作没啥进展时,坐在我的电脑桌前给我念了两句诗:“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他看我不解,又用曾国藩的“古之善为诗古文者,其功夫皆在诗古文之外”的经典名言帮助我理解。然后他说,古人所讲的“诗外”功夫,都是强调平时的观察、思考和积累,巧媳妇难做无米之炊啊!父亲的这次家教,使我体会到理论知识积累和实践知识积累同等重要。
父亲还告诉我,模仿是干好工作、写好文章的金钥匙 。从模仿中受到启发,活跃思维,产生灵感,决非“天下文章一大抄”。模仿的是优秀范例的“神”与“形”。“神”就是思想内容,文章的主体及思想观点;“形”就是文章的结构布局,研究如何构思谋篇,如何选择论点、安排论据、确定层次段落和题目,如何开头、结尾等。
这就是我家风的一个缩影——阅读求知之风,愿它永驻在我家。
上一篇:家风——我的精神财富下一篇:父亲的“红手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