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办政研一科 陈珊
家风一个家族或家庭在世代累居、繁衍生息的过程中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生活作风、传统习惯和道德面貌。中国古代有许多名门大族把家风祖训编辑成书,传于后人,“整齐门内,提撕子孙”,如《颜氏家训》《朱子家训》《温公家训》《袁氏世范》等备受推崇;大多数家庭虽然没有成文的家训,但是一辈又一辈人的身体力行,言传身教,早已经形成了自家的家风,如“曾子杀彘,示儿不欺”“岳母刺字”“画荻教子”的故事广为流传。可以说,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在家风家教中充分体现。
俗语说:“老猫房上睡,一辈传一辈。”父母是子女言传身教最好的典范,家是人的“第一所学校”,给人生系上品性的“第一粒扣子”。家风是寄托传统、盛放亲情的陈年家私,亦是文化源流的朴素沉淀。
从小父母经常在我耳边念叨的一句话就是“吃亏是福”。小时候,父亲带着我出去买菜,从不与小商小贩讲价。我心里疑惑:一向教育我勤俭节约的父亲怎么这么“大方”了?有一次,我忍不住问他,父亲这样说:“咱们又不是要批发做生意,买个一斤半斤省不出一毛两毛,只要足金足两,吃不了多少亏。可是人家起早贪黑、风雨无阻的,摆摊挣钱不容易啊!”父亲总是为他人着想。每每我与同学起了争执,闹了别扭,父亲也是教我主动道歉主动和好。我虽然照做,却心有不服,总觉得这样太过窝囊。长大后,我慢慢理解,所谓吃亏其实是一种真心付出,为朋友付出,收获的是友谊;为学习付出,收获的是知识;为工作付出,收获的是自我提升。
参加工作后,父母常跟我讲:“你进了共产党的门,端了这个碗,只能吃碗里的饭,碗外面的东西再好吃也不要想;否则就得砸饭碗!”我时常想起父母给我打的这个比喻,内心不忘她的叮咛嘱咐,把好的家风传下去,清白做事、干净做人。
今天我们谈论家风,既是为了承续传统、启迪当下,更是为了涤风励德、淳化风俗。一个良好的国家风气是以千千万万家庭的良好家风为基础的,一个执政党的良好党风政风也与广大领导干部的良好家风密切相关。家风与党风政风相互影响、相互渗透。近年来,“一人当官、全家腐败”的事例不胜枚举,如温州瑞安市原副市长冯康锐和两个儿子合谋侵吞国有资产金额高达3487万余元;刘铁男教儿子“做人要学会走捷径”;王敏不仅自己追求奢靡,还带领家人“有福同享”······这很大程度上与其家风不正、家教不严有很大关系。新形势下,大力加强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必须深刻认识到领导干部的家风事关党风政风。
良好的家风,往往是励志勉学、修身处世,乃至为官理政的重要精神基石。北宋名相司马光在家训《训俭示康》中,曾总结历史上许多达官显贵后代因受祖上荫庇不能自强自立而颓废没落的教训,告诫其子:“有德者皆由俭来也。”由于教子有方,“途之人见容止,虽不识皆知司马氏子也”。
在我们党的领导干部中,也有着一批践行清正家风的楷模表率,他们以优良的家风促进政风清,党风端。
毛泽东同志有著名的“三原则”: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主管国家经济工作26年的李先念,禁止儿女参与经商,甚至警告儿女“谁要经商,打断你们的腿”。新中国第五任财政部长吴波,临终前两立遗嘱,要求把财政部分配给他的两单元住房归还公家。他说:“我参加革命成为一个无产者,从没有想过购置私产留给后代。”这些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家风家教,让家人亲属在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中继承优良品格,规范言行举止,也使自己的高风亮节广为世人传颂。
2015年10月,中共中央也印发《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首次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将树立良好家风列为党员领导干部的必修课,必将开创党风、政风、社风建设的崭新局面。“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总书记的谆谆教诲言犹在耳。无论是党员干部,还是普通百姓,家风建设都不可或缺。好的家风,如春夜喜雨,润物无声,世代相传,凝精聚华,将形成推动社会进步最强大的力量、最珍贵的情感基础和最坚实的发展动力!
上一篇:良好家风助推我们远航下一篇:父 亲 |